高炉上 有这样一个团队 ——记矿冶所驻西昌钢钒高炉技术服务队
2022/7/14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西昌钢钒高炉上,一直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年龄跨度从二十几到近六十,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有朝气蓬勃的青年科技者,有初出茅庐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勠力同心、集智助力解决西昌钢钒高炉近期出现的炉况严重不顺问题。
2022年年初,西昌钢钒1、2#高炉炉况相继出现较大波动,频繁发生滑料、崩料、悬料、量压关系紧张等异常状况,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解决高炉问题、缓解紧张状况。同时,公司希望借此机会升级1750m3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的操作制度,以保证后期高效生产。院矿冶所主动作为,和西昌钢钒炼铁厂一道,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深厚的高炉技术服务队。
年近花甲扎根一线 担当尽责力挽狂澜
他们,把“根”扎在生产一线;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现场;他们,是生产现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就是年近六旬的一级专家文永才和付卫国。
当得知西昌钢钒多座高炉炉况失常,且失常时间如此之长,恢复时间如此之慢,经济损失如此惨重,两位专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们一致认为,生产现场就是最好的战场,生产不顺就是他们发挥余热的最好时机,要想攻克难关,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于是,两位专家主动请缨奔赴生产一线,长期轮流扎根现场,紧盯炉况,紧观操作参数,紧密与现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积极探讨,还习惯性地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心得,一有闲暇,他们翻开笔记本,按照记录的问题,认真思索,找出操作参数和炉况的关联,将自己即时的想法记录在册,系统梳理,提出高炉失常应急方案建议,编写、健全操作手册,及时与现场人员分享交流。
“透过现象看问题,找准问题破难题”,两位专家待在炉前看现象,分析数据找规律,休息时间也用手机跟踪,分析讨论措施的有效性,在两位老专家身上,始终透着一股钻研技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凭着满腔热血及一股子不服输的劲,践行着工匠精神。
勇挑历史重担 展现青春力量
与扎根高炉生产一线的前辈们不同,青年科技者代表郑魁和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博士研究生马凯辉、杨明睿主要从事着“幕后”工作,他们同西昌钢钒三名同志一起,负责高炉历史生产数据收集、分析、总结,抽丝剥茧认真梳理西昌钢钒1750m3高炉自2011年投产以来炉况失常及中控操作参数,以期寻找到炉况失常的“秘密”。这绝非一项轻松活,自投产以来数万炉的生产数据汇聚在数千本的记录班报上,面对堆积如山的记录班报,密密麻麻的操控数据,三个小伙子并没有气馁,他们静下心来捋清思绪,商量着如何着手将这些个体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原始数据收集起来使其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如何借助现有数据分析处理创新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组,画图显示,整个过程下来可能需要耗时长达一年之久。枯燥的数据录入工作,锻炼着三个年轻小伙子的意志力和毅力,一天下来,常常是头晕眼花,手酸腰疼。身体的疲劳对他们而言都是可以忍受的,但对于郑魁和马凯辉而言,长期待在西昌,还意味着要面临与家人的分离。郑魁,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拥有钢铁般工作意志的他,内心深处也有最柔软的地方,在妻子怀孕反应最大的前三个月,郑魁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相伴,是他内心最大的遗憾和愧疚,即使如此,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地鞭策着他继续前行。马凯辉,原本工作地在成都材料院,新婚燕尔,但他却不得不与成都工作的妻子暂时分别,长期驻守在西昌,憨厚的小伙子常常只是笑着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学习机会”。
携手同行共筑梦 砥砺奋进谱新篇
经过长达数月夜以继日与铁区人员攻坚克难,西昌钢钒1#、2#高炉逐步恢复正常,铁水恢复了往日的欢腾,奔腾至铁口溅起朵朵铁花,腾起阵阵热浪,点燃了技术服务队的工作激情。老专家文永才和付卫国终于舒了一口气,经过这次长达数月的现场跟踪,他们不禁感叹道:“这几个月的现场学习是我们人生的又一笔宝贵财富,既加深了对钒钛矿高炉冶炼规律的理解,也打破了之前固有的一些看法,形成了新的认识”,他们一再告诫年轻科研人员:“一定要多深入现场,扎根现场,只有深入到生产一线才能真正看到现象,掌握到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数据收集分析总结的工作仍在有序进行着,他们遇到困难,总是会第一时间向老专家们请教,他们也积极学习先进的创新软件,力求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院科研人员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在枯燥的坚守中尽显赤子初心。他们大胆创新、对信息早掌握,勤分析,善总结,用汗水、用青春、用智慧谱写着属于新一代攀钢人的传奇。他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事业,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灌注到西昌钢钒高炉稳定顺行之中,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刘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