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党员培养教育策略的思考
龙凤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这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活力、促进党的全面建设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一批优秀的青年人被吸收加入企业党组织,且在党员队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日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团队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以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研究院)为例,2012年,四所两中心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共有264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125人,占47.3%,在青年科技人员中,中共党员60人,占48%。这表明,青年党员已是构成党组织的重要细胞,其素质的高低与党组织的形象、凝聚力、战斗力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青年党员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发挥更大作用,已是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党员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青年党员培养教育策略。
一、企业青年党员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1、知识学历较高,劳动行为商品化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引进的员工绝大多数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一批优秀的青年被吸收进入党组织,因此青年党员学历层次普遍较高。面对新形势下企业的体制环境.一些青年党员比较关注自身劳动的价值回报,认为给企业管理者打工.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商品,谈不上什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2、思想行为活跃,理想信念现实化
青年党员普遍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面对困难和挑战有不服输、不怕输的勇气。但是,由于没有经历过艰苦创业时期的磨练,党性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快节奏、满负荷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的理想追求往往表现为比较现实的生活预期。
3、创新意识超前,价值取向多元化
青年党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视野开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接受新事物快。但是,对新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抵制力较弱,更重视个人实际利益和未来发展,价值取向往往呈现多元化。
4、民主观念强烈,生活观念个性化
青年党员普遍崇尚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不盲目崇拜,不迷信权威,敢于设计自我。但是,一些青年党员习惯于对生活境遇作横向比较,特别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求变、求新的意识往往更为强烈,喜欢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的事,不愿意别人干涉或强加于己,个性化生活观念特别明显。
二、企业青年党员培养教育策略
1、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对青年党员的道德品质教育,应主要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长期以来,研究院党委大力倡导“学习、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以“勤学思进,干事做人,敬业守德”为基本行为理念,通过举办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并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优秀青年党员成长与贡献的事迹等,加强青年党员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同时,通过要求青年党员在工作中要努力学习、踏实做事、恪守科研道德,并大力支持他们敢为人先、勇于竞争、积极创新、包容失败、开展合作、共同进步等,帮助青年党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升道德品质。
2、加强党性修养教育
加强党性修养教育要与强化青年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发挥其主体作用相结合。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帮助青年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共产主义信仰,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党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等理论教育,使青年党员真正了解党的辉煌历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一名政治上合格、信念上坚定、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共产党员;通过强调青年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促进其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最终有效地提高党性修养。
3、根据青年党员主要特点创新培养教育载体
要根据青年党员的主要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传媒手段,搭建平台,创造较为宽松的、现代的学习交流条件,将呆板的说教变成互动的参与,让青年党员从被动的“听讲人”转变为主动的“参与人”。研究院党委很早就开展了党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现代网络办公系统,通过“学习交流专栏”等网络平台,设置了“重要学习资料”“院党委中心组”“党员干部”“青年之声”等栏目,定期登载党建信息,青年党员可通过“青年之声”栏目,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开展理论学习、热点研讨等。通过开展网上互动、共建活动,使青年党员对内对外交流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同时让单位职工群众能更好地了解青年党员的活动情况。
4、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培养教育内容
近年来,研究院党委结合科研工作实际,以比学习、比工作、比作风,树业绩、树风貌为主要内容,在青年党员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养教育活动。第一、通过深入开展“双争双创”“创先争优”等活动,以青年英文学术报告会、创新软件应用竞赛等活动为载体,为青年党员科技人员展示才干搭建了多层次的舞台,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第二、鼓励、支持和安排优秀的青年党员负责研究院及以上等级的科研课题,成为项目负责人,为其个性化科研能力的展现搭建平台;第三、将“导师带徒”制度与加强青年党员的培养教育相结合,帮助青年党员尽快成长为科技能手、生产能手和管理能手;第四、鼓励青年党员积极参加“共产党员工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带头树立“六种发展理念”,带头履行岗位职责,以更积极而理性的姿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和困难时能挺身而出,以实际工作业绩树立青年党员的模范带头形象,为公司“控亏扭亏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5、健全机制,实施激励
对绝大多数的青年党员,精神激励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积极性。因此,研究院党委在政治上十分关心青年党员的成长,在生活上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婚恋、住房等具体问题,在工作上建立健全培养激励机制,近年来,制定并下发了《研究院青年科技人员培养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青年科技人员奖励基金,在新建的科技人员技术职务任职体系中,重点考虑了青年党员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注重调动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积极性,指引其确定职业发展规划,拓展发展空间,为青年党员搭建职业晋升的阶梯,为其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上培养教育策略经过在研究院的实践,已有效地提升了青年党员的整体素质。2013年,研究院聘任主任研究员(工程师)13名,副主任研究员(工程师)3人,其中青年党员所占比例达70%;在青年党员中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杜剑桥,荣获鞍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刘功国,荣获“攀枝花市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付自碧、周玉昌等被评为“攀枝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郑小敏、鲜勇等被评为“攀钢标兵”、“攀钢优秀共产党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实施正确的培养教育策略,才能尽快帮助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员在政治上迅速成熟起来,更快地成长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团队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在推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