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以文化力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力
杨杰
 
   今年是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五十年来,研究院“三迁其址,数易其名”,从鞍山钢铁研究院历经西南钢铁研究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研究院已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攀西战略资源开发的主力军。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满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科技创新的执着,用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科研业绩,也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学习、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其团队精神是“求实创新,团结攻关,追求一流”,基本行为理念是“勤学思进,干事做人,敬业守德”,员工的共同愿景是个人发展与院的事业一起走向辉煌。
回顾研究院五十年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硕果累累。面对鞍钢集团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到研究院在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两个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围绕“打造钒钛研发国家队,创建一流特色研究院”的新目标,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六种发展理念”,在研究院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创新,给企业文化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元素、提出新的要求,用文化力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为集团公司“扭亏增效、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
一、给团队的核心价值观赋予“开放、共赢”的新内涵
今年初,张广宁董事长来院看望慰问科技人员时指出:“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科研人员要后队变前队,要走进市场、深入用户,用高品质的服务、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赢得用户、赢得市场。”攀钢董事长、党委书记姚林也明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开门搞科研的力度,放开思路,加强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集团公司领导的要求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是研究院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研究院要在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必须以“开放、共赢”为重点,不断拓展和丰富研究院“学习、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强化科研攻关,打造钒钛品牌。
一是围绕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以“开放、共赢”的价值观推进研究院内部各科研团队的合作。把是否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作为重要标准,从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管理及奖励等环节入手,用制度强化各专业团队的协作,克服过去以研究所、课题组为单位“画地为牢”、“各自为阵”的弊端,提高了院内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
二是围绕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产力,以“开放、共赢”的价值观服务攀钢各子分公司。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服务攀钢生产经营大局,把各子分公司降本增效、开拓市场的难点作为研究院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为各子分公司扭亏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围绕鞍钢集团区域公司科技研发错位发展的要求,以“开放、共赢”的价值观促进鞍攀两地科技资源优势互补。以重轨和汽车板产品开发技术为重点,积极推进鞍攀两地技术移植和转移,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协同,实现“一地研发、多点移植、技术共享、优势互补”的要求。同时在鞍攀两地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以及协同研发的过程中促进了企业文化的融合。
四是围绕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实验区的建立,以“开放、共赢”的价值观引领攀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研究院坚持以世界眼光、全球视野谋划攀钢钒钛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通过国家钒钛资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加强与国际钒技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德国GFE公司以及中科院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同时利用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积极开展引智工作,全力打造具有钒钛资源特色和优势的高效研发团队。
二、为团队精神注入“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新元素
多年来,研究院在“求实创新,团结攻关,追求一流”的精神引领下,攻克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难题,使“呆矿”变成了经济资源;开发出了雾化提钒、转炉提钒等成套装备技术,使我国从钒进口国一跃成为钒出口国,攀钢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等等,这些成果都是研究院的骄傲。当前,集团公司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为此,研究院在团队精神中注入了“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新元素,在鼓励原始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收获。在舆论导向上,不仅为取得重大成果的成功者喝彩、嘉奖,同时也为经受挫折考验的奋斗者加油、鼓劲。在制度设计上,把“宽容失败”的理念体现在激励机制中,对承担前瞻性、基础性项目的科技人员在职级晋升、奖励、技术津贴等方面给予的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科研管理中,既牢牢抓住事关集团公司“扭亏控亏”的关键项目,又始终不忘以科技创新引领攀西资源开发的历史使命,在科研攻关的失败与成功中奋力前行,争取重大突破。
——比如“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推广应用研究”,该项目从八年前取得实验室成果,经过中试线的验证和工艺设备完善,到现在实施产业化大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挫折与失败始终伴随着科技人员,在他们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各级领导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宽容”的氛围给他们鼓舞,坚定了他们攻坚克难的信心。如今这项技术正在西昌钢钒公司实施产业化,首创并形成了当今世界领先的氧化钒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不仅从源头上彻底控制了污染物排放,实现废水、尾渣完全循环利用,而且每吨产品生产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攀钢继续引领世界钒产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又如“金属钛新型提取技术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传统的金属钛生产采用克劳尔法(镁还原法),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限制了钛的广泛应用。能不能像铝电解那样,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这是研究院高度关注的重大项目。2005年课题组开始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100安培级电解装置开发,并顺利完成合同计划。为实现产业化目标,研究院继续推进科学试验,由于阳极溶解不稳定,效率十分低,电解不可持续,研究停滞不前。院里不仅给参加攻关的科研人员思想上鼓励,而且在物质上给以更加有力的支持,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院掌握了碳氧钛电解工艺的原理和基础数据,目前正与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合作进行扩大试验。该项目一旦实现突破,将是金属钛制取方法的“二次革命”,钛金属也将从此走下“神坛”。
三、对员工行为理念明确“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的新要求
研究院是按照市场化条件进行公司制运作的企业研究院,“科研突破”与“持平不亏”这两大任务对全体员工是巨大的压力。如何让广大科技人员在困难和压力下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大力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基本行为理念,以此丰富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缓解工作压力,营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强化基层科研团队建设。贯彻鞍钢集团公司科技改革创新大会精神,突出钒钛特色,成立了8个研究所,组建了25个研究室。为了激发基层科研团队的创造活力,打造学风严谨、团结协作、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科研团队,我们先后出台了学科团队建设指导意见、学科团队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等,坚持推进科研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学科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为科技人员搭建了“快乐工作”的科研平台,有效激发了科研团队的正能量。
——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怀下,本着节约的原则,量力而行,对院科研实验楼、学术交流中心、职工餐厅、管理信息系统、门户网站、科技信息数据库以及院内草坪、道路、职工活动中心等进行整修完善,给科技人员创造了文明、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科研单位的特点,以“激情、睿智、快乐、健康”为主题,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重点,不断创新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做到“月月有活动、全员都参与”,员工参加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研究院的凝聚力。
坚持以文化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全院上下展现了蓬勃向上的朝气、直面困难的勇气、敢为人先的胆气、争当第一的豪气,科研生产、改革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院先后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00米长尺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线工艺及装备集成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三年来,院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并且连续第9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授权专利111项,连续三年位居全国242家转制院所前十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