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详细

新闻中心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7.10.20
    2017年10月14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维景酒店召开了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会议听取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钢铁钒钛》期刊工作报告、实验室学术委员专题学术报告、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实验室重点项目研究进展报告,研讨了2016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情况,讨论并通过了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改稿,会议针对实验室评估、技术研发、《钢铁钒钛》办刊等开展了述评与讨论,并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会议分别由张锁江院士、王华明院士和王国栋院士主持。会议纪要如下:
     一、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评估工作。重点是要梳理、凝炼几个具有国家战略、行业引领、企业示范的标志性特色成果,突出钒钛资源战略地位,突出钒钛特色方向,突出钒钛成果价值,如“氧化钒清洁生产”、“高炉渣提钛”、“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利用”、“大卷重钛工业轧制技术”等,注重相关成果的应用基础、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的联合协同作用与效应,体现成果的创新性和显示度。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队伍、学术交流、未来规划、实验室现场等评估关注的其他事项及细节。
     二、实验室开放课题尚存在“任务小、内容散、基础性不够”等问题,应认真研究并加以改进,开放课题要突出基础性和前沿性;同意实验室提出的以“增加开放课题总额及单项资助额度、控制数量”等为重点的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改;建议增加开放课题执行结果考核评价,适当延长开放课题执行期限;建议每项开放课题设置一名责任专家,加强结合与交流,提高开放课题研究质量;对2017年初评后上报的8项开放课题,由实验室根据钒钛领域研究布局及特征方向,组织专家再研究,结果上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并执行。
     三、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在开放联合研发方面,应考虑“系统、专注、持续”,引导和吸引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长期开展实验室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期形成具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支撑产业发展,体现创新价值。
     四、进一步明确《钢铁钒钛》期刊的定位,重点打造钒钛领域的特色期刊;根据热门热点,结合钒钛特色,探索约稿、特刊、利用现代手段方法等逐步提升期刊影响力,同时建议将《钢铁钒钛》作为实验室成果载体和任务之一。
     参会人员
     学术委员会:张锁江(院士,主任)、王华明(院士,副主任)、王国栋(院士,委员)、白晨光(教授,委员)、魏飞(教授,委员)、朱庆山(研究员,委员)、周大利(教授,委员)、陈雯(教高,委员)、陈勇(高级经济师,委员)、黎建明(教高,委员)
     实验室人员:胡鸿飞、孙朝晖、刘丰强、张继东、王莹、张景垒、董雅君
     其他人员:姜涛(东北大学,教授)、李明(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扈玫珑(重庆大学,副教授)
    
     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
    2017.10.20
pic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