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15
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及附件.doc |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本着专注创新、务实探索原则,积极践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要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利用本实验室资源开展相关基础性、原创性、前沿性探索与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度开放课题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 鼓励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自由选题,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技术研究。 (一)钒钛磁铁矿高效采选 (二)钒钛磁铁矿冶金分离 (三)钒钛产品开发与应用 (四)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三废治理与节能减排 (五)钒钛产品技术标准 具体见附件。 二、2022年度重点支持领域 1.钒钛资源绿色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2.钒钛磁铁矿低碳冶金基础与新工艺研究 3.钒钛材料及其零部件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4.钒钛磁铁矿中共伴生三稀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三、2022年度具体技术需求 1.难选低品位钛铁矿磁介质动态捕获及选择性分选机理 以攀西低品位钛铁矿为研究对象,考查动态磁介质对低品位钛铁矿的选择性捕获富集特征,分析钛铁矿颗粒在动态介质丝表面的受力。基于磁介质单丝捕获分析方法对动态磁介质的捕获行为进行试验验证并模拟其捕获过程。采用动态磁介质捕获的周期式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难选低品位钛铁矿进行分选试验,确定最佳的介质丝径匹配和多丝排列组合模式,实现高度选择性捕获和难选低品位钛铁矿分选。 分选指标:给矿TiO2品位9-10%,钛精矿TiO2品位16-17%,TiO2回收率70-75%。 2.大型钛合金铸锭的VAR熔炼基础及工艺研究 针对钛合金大型VAR熔炼铸锭(≥5t)成分均匀差、锭头缩孔深度大、铸锭表面质量差等问题,研究钛合金在VAR熔炼过程大截面、大熔深熔池在凝固过程中的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机理及其对铸锭微区和宏观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熔炼工艺参数(熔炼电流、电压、稳弧磁场等)对熔池深度、宏观成分波动、铸锭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补缩工艺曲线对缩孔缺陷的影响规律,掌握钛合金大型VAR熔炼铸锭成分均匀性、缩孔深度、表面质量的有效控制技术,形成成分均匀高、表面质量良好、缩孔缺陷浅的大型钛合金铸锭的VAR熔炼技术。 3.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过程典型固废矿化封存利用CO2基础研究 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中部分固废具有潜在矿化封存CO2的性能,基于此开展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典型固废矿化封存利用CO2基础理论和工艺研究,形成1-2种典型固废矿化封存利用CO2的技术路线。 四、相关说明 1.开放课题申请须符合本实验室研究方向,鼓励自主选题、拟题,也可从本通知所列2022年度具体技术需求中选取。 2.鼓励协同申报,鼓励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鼓励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海外留学人员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在本实验室开展研究。 五、申报流程及要求 1.实行“无纸化”申报,申请人请登录实验室网站www.vtlab.cn,下载、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提交电子版申请书(其中“十、申请者工作单位意见”提供签字盖章扫描件)。 2.联系方式 苗庆东:0812-3380380、15892561565;mqd2005041@126.com 3.申请截止日期:2022年5月6日前。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