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智渊:攀钢热成形钢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的构建者
他常在抱朴,求真务实,缔造了国内一流的高强汽车钢研发平台。
他以智为擎,守正创新,构建起国际领先的汽车用热成形钢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
他涵藏于渊,授人以渔,打造出一支团结协作、前瞻引领的创新团队。
他就是常智渊博士,第二届“攀钢十大青年创新人才”,2024年获院杰出科技工作者、攀枝花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腐蚀学会青年科创人才、鞍钢先进工作者,《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审稿人、《钢铁》&《中国冶金》青年编委等。
知与行,建平台强支撑
“为进一步实现汽车轻量化,我们开发了新一代热冲压成形钢,首次实现2000MPa级热冲压成形钢在汽车上的商业化应用。”白山黑水间,一个青年人兴奋的讲解着他的博士论文,经专家组评审,他的论文获得全优。博士答辩毕业,常智渊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选择“拖家带口”扎根在离生产现场最近的攀枝花和成都基地。
创新虽难,但更难的是持续不断地创新及迭代突破,“构建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的理念在常智渊脑海中铺展开来。当看到攀钢高强汽车钢研发平台不能满足研发需求时,他选择迎难而上,调研国内高强钢试验平台情况,结合攀钢热冲压钢产品特性,从选址、一个螺丝钉开始,逐渐完成了热冲压中试线、精密热处理平台、氢致延迟开裂研发平台、材料及零部件评价体系等科研“阵地”建设。该平台的实验室建设、设备配置对标国际权威标准,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完全具备热冲压成形、精密热处理、多脉冲电阻点焊等功能,实现了对外诸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等企业委托的热冲压试制和材料电阻点焊评价。
参观高强汽车钢研发平台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轻量化专家称赞道:该实验平台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可对汽车钢的难点和堵点进行基础研究,将支撑国内超高强汽车钢实现更大突破。2024年2月,四川新闻联播以“攀钢:热冲压成形实验平台建成投用”为题也进行专题报道。
朴与新,创体系长领先
“常博士博闻强识,理论知识很扎实,他从材料机理出发构建材料的成分体系和关键工艺,开发出系列高强韧热成形钢产品。”西昌钢钒首席张龙超的评价恰如其分。常智渊喜欢探索科学本质,善于寻根溯源,更能务实笃行、创新突破。
在超高强钢共性技术难题面前,常智渊挺膺担当,主持“热冲压钢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重点科研项目,突破涵盖高韧性热冲压钢、高韧性铝硅镀层及免剥离镀层直接激光拼焊的全链条产业化技术,研发了1000MPa-2200MPa全强度热冲压钢,较国际同类产品韧性提高10~20%,打破国外近20年的技术垄断,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形成了攀钢汽车用热成形钢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项目先后入选中国工信部首届新材料创新大赛奖、钢铁行业优秀“三品”案例、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特别推荐优质科创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5月,人民日报以“国际领先!攀钢热冲压钢打破国外20年技术垄断”为题专题报道。
2024年,常智渊将热冲压钢氢损伤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8.0的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上,成为攀钢唯一获得2024川渝科技学术优秀论文二等奖以上的文章。
国贸公司的首席李静高度评价道:常博士主动进行技术营销以推进热成形钢的开发及应用,他对产品技术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客户充分了解热成形钢产品的技术原理及用途;他能快速理解并掌握用户需求,根据用户产线特性提供解决方案;他不辞辛苦,召之即来,是用户使用热成形钢的贴心“保姆”,常常深入用户现场,与用户一道解决产品使用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从而增加用户对攀钢产品的信赖度、忠诚度和粘合度。正是常博士的技术营销,助力热冲压钢成为攀钢首个年产量超15万吨级的汽车用超高强钢产品。
鱼与渔,强团队以致远
初来乍到,高表面冷轧汽车钢项目团队有4位正高级工程师,常智渊被评选为团队经理,资历浅,难服众。他深知凝聚力、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他以扎实高效的作风影响着周围的人,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招纳新入职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团队活力。团队的余灿生教授颇受常博士“富有激情且治学严谨”的感染。
他践行“把人才发挥到极致”的理念,帮助年轻人做好职业规划,“手把手”指导,在日常工作中授之以渔,在思想教育中助之以需,在成果收获中给之以鱼。通过毫无保留、倾其所有地“输出”,青年人快速成长起来。汽车钢所邓寓轩感受颇深:“常博士学识渊博,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在用心教导我们”。
在团队中,面对急需解决的“拦路虎”,他勇于担当,带队和鼓励团队成员多交流、多走访市场,高效沟通解决;他以项目研发为载体,培养团队成员快速成长为“理论+实践+市场”的科研战士。
通过努力,他打造出了一支刻苦钻研、团结协作、敢于攻关的创新团队。近三年,2名科技人员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2名科技人员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团队考评连续三年获评第1,并获评攀钢研究院“青年文明号”。
持续地领先应有前瞻引领的理念、团结协作的团队、坚韧深厚的基础、锲而不舍的努力,常智渊以构建的高强汽车钢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作出了良好诠释。未来,常智渊将继续从汽车钢全产业链视角出发深耕基础理论研究,以实干、创新为驱动,致力于高性能绿色板材开发,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汽车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