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详细

新闻中心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13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积极践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要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内外

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性、原创性、前沿性探索与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现公开发布2025年开课题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研究方向

面向国家战略,聚焦钒钛资源高效化、绿色化、高质化、智能化开发利用需求,实验室设置钒钛矿物高效分选、钒钛资源绿色提取、钒钛高端基础材料制备三个研究方向。

(一)钒钛矿物高效分选

针对我国钒钛资源禀赋差,有价矿物难富集,无价矿物难分离等问题,聚焦钒钛矿物选择性聚集调控机制科学问题,开展不同矿物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揭示超细粒含钛矿物与泥质硅酸盐脉石矿物间聚集/解聚的选择性调控机制,开发非砷酸体系下高选择性靶向药剂,探究不同矿物颗粒在复合力场中的受力规律及其调控方法,实现含钛矿物与脉石矿物的高效分离。

(二)钒钛资源绿色提取

针对钒钛资源多组分紧密共生,热力学性质相近,导致钒钛等有价元素冶金化学分离流程复杂、钒钛回收率低等问题,聚焦钒钛多组元定向转化与解耦迁移分离机制科学问题,开展有价元素及杂质元素的解耦迁移规律研究,查明钒钛载体物相选择性转化及分离富集行为,建立有价组分的绿色分离调控机制,开发有价元素高效绿色提取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

(三)钒钛高端基础材料制备

聚焦钒钛基础材料中痕量元素迁移及钒钛基础材料可控合成机制科学问题,开展氧、氮、氢等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在原材料中的固溶行为和相平衡规律,揭示痕量杂质在相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限制因素,明晰杂质的定向迁移富集行为、强化分离调控方法及其对钒钛基础材料性能和功效的影响机制。支撑钒钛氯化物、氧化物、金属的高纯高效制备。

三、2025年具体需求

1./超高钒钛球团配比下烧结矿性能调控机制研究

针对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超高球团配比(60%-80%)冶炼条件下,钒钛烧结矿含铁组分大幅下降、冶金性能劣化等问题,开展基于高/超高钒钛球团配比冶炼条件下烧结矿性能优化调控机制研究,考察TFeCaO+SiO2MgO/Al2O3等组分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和冶金性能影响机理,找到高/超高球团配比条件下最佳组分临界水平,明晰高/超高球团配比(60%-80%)冶炼条件下烧结矿主要组分临界范围。

联系人:胡鹏,15881276601

2.海绵钛直接轧制钛材轧制机理及方法研究

海绵钛不熔炼锻造直接轧制是降低钛板卷生产成本的重要路径。针对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对直接轧制海绵钛制备钛板卷工艺组织致密化、材料强韧性匹配等基础理论问题,开展海绵钛压制坯直轧全流程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关联基础研究,研究掌握海绵钛成分、海绵钛内部之间孔隙等对钛材组织致密化的影响规律,揭示海绵钛压制坯轧制变形及组织演变机理,形成海绵钛不熔炼锻造直接轧制工艺技术方案,试制出钛薄板(TA1/TA2)产品,性能满足国标要求。

联系人:罗 许,18982379352

3.钛白粉耐候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针对当前钛白粉耐候性常规评价方法(自然暴晒试验和人工加速老化法)周期长、耗费高,现有快速评估技术可靠性及普适性差等问题,依托酸溶解度法、光催化降解法等快速检测手段,探究不同检测方法与耐候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具有普适性的钛白粉耐候性快速检测方法及标准。研究过程中需至少选取20种典型市售不同类型钛白粉产品,单个样品检测时间≤8小时,且该方法所得结果与人工加速老化法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8%

联系人:谭玲,13361546354

4.α型钛合金丝材热拉拔变形机理研究

针对α型钛合金丝材在高温拉拔时随变形量累积,丝材内部组织会出现孔洞缺陷的技术问题,基于微观组织结构原位和离位精细表征α型钛合金丝材热拉拔变形时缺陷产生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考察拉拔工艺对孔洞缺陷数量的影响,阐明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孔洞缺陷产生机理,形成消除孔洞缺陷的新方法。应用研究成果制备的α型钛合金丝材低倍组织合格率≥99%

联系人:王泽龙,18222901975

5.球形金属粉末制备工艺-性能多目标智能优化模型开发

针对金属粉末雾化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工艺参数-粉末特性复杂非线性映射难题,以钛合金(TC4TA15)为典型验证体系,基于多模态工艺知识图谱构建与跨尺度特征解耦建模方法,揭示工艺参数(等离子转速/雾化压力/冷却速率)与粉末性能(粒径分布/球形度/氧含量)间的量化传递规律,构建具备材料普适性的正向预测-逆向优化双通道智能决策系统。应用研究成果实现钛合金超细粉末(0-20 μm)收率≥25%,卫星球比例<0.5%,球形度高于94%

联系人:朱焱麟,联系电话:15828500245

6.高性能小规格Ti6Al4V管材冷加工及强韧性调控

针对Ti-6Al-4V钛合金屈强比高、冷加工塑性差、管材批产化成材率低及质量稳定性欠佳等技术瓶颈,围绕冷加工塑性调控与强韧性适配问题,开展不同冷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对管材成型质量影响规律研究,剖析再结晶细化晶粒机理并建立关系模型,探究位错、孪晶、织构及其交互作用对力学性能影响机制,找到高强高塑韧性适配与低成本化的新策略,选用典型规格无缝管实验验证,达到Rm1000 MPaRp0.2950 MPaA12% 的性能指标。

需求提出人:程小伟,联系电话:18574175125

 

三、相关说明

1.鼓励支持申报人深度思考钒钛资源高效绿色利用与高端钒钛材料制备过程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自主选题申报。也可从本通知所列具体技术需求中选取申报。

2.鼓励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鼓励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海外留学人员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在本实验室开展研究。

四、申报流程及要求

1.实行无纸化申报,申请人登录https://www.panyan.cn/vtlab,下载、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提交电子版申请书其中十、申请者工作单位意见提供签字盖章扫描件)。

2.联系方式

高官金:18281230029(微信同号)18281230029@163.com

3.申请截止日期:2025610日前

    附件:1.《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

钒钛国重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doc

 

          2.《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钒钛国重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doc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5年5月6日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