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简介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在国家科技部及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发起,于20117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是由积极投身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从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相关工程装备开发的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联盟章程和联盟协议,本着自愿、公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建的联合组织。经过两年的运行,201311月由国家科技部发文【国科发体〔2013632号】批准纳入第三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现已由成立之初的18家单位发展为47家单位,包括清华大学等21所高等院校,长沙矿冶研究院等16家科研院所,承德钢铁集团等10家生产企业。

联盟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资源政策,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以钒钛资源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绿色制造为目标,整合集成联盟成员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形成联合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组织,构建产学研用技术研发平台,通过联合承担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独创性、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整体上突破制约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形成产业技术及评价标准;积极推进技术的转移转让,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孵化转化,提高行业竞争力,支撑钒钛产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直以来,联盟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完善组织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联盟协同创新能力与活力,设置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实施协同研发项目、建立共享创新平台等,在联合申报及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攀西实验区重点研发项目等各级政府类项目,《钒钛联盟产业技术路线图》修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钒钛领域标准制修订、大型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技术研讨组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连续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给予的活跃度高评价。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